狂热球迷陈永报道这个夏天,中国足球真是热得发烫!从男女国家队出战东亚杯到各级青少年的集训和比赛,再到中超联赛争冠白热化,无论是职业赛场还是青训发展都有一场大戏在上演。同时,那些最接地气的赛事,“村超”和“苏超”,也掀起了狂潮。更别说,现在足球金字塔最基层的县域足球也强势崛起了,从村超到城超,再到未来的“县超”,中国足球的版图越来越热闹了。

县域足球崛起,中国足球版图迎来热血逆袭!

可能有人觉得县域足球不怎么起眼,但别小看这些由普通人主导的赛事,它们才是真正扎根于中国大地的基本盘。县域足球,尤其是各种乡镇、县域举办的比赛,现在可不是随便踢着玩,而是掀起了真正的足球革命!依托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的扶持,全国各地已有300多个县足协得以成立。自2017年以来,阳光球场项目已经建成了超过300块球场,这为基层足球的开展提供了硬件支持。而且仅在2021年覆盖293个县域赛事的规模,到去年已经翻了好几倍,达到了870个县域,今年预计更是突破900,还有什么比这更让球迷热血沸腾的?我敢说,县域基层赛事是中国足球走出低谷的关键所在,这些球场上涌现的热情,甚至超越了职业联赛。

红色精神与足球文化的碰撞:兴县的足球故事

提起山西兴县,可能很多人还会联想到革命老区和120师的篮球队,但这里的足球故事也值得一提。兴县虽然与足球结缘较晚,但近几年却开始爆发出不俗的活力。2023年的首届“山花烂漫杯”红色革命老区县域足球邀请赛只有8支队伍参加,到了2024年已经成长到16支球队,参赛球队从延安到湖南桑植等革命老区,彼此之间颇有“红色情怀”的纽带。而刘超的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,他从一个踢“野球”的爱好者,成长为兴县足协会长,还在赛事中用自己的表现赢得掌声和尊敬。实干加情怀,红色老区不仅有革命精神,也有崛起中的足球梦。今年第三届“山花烂漫杯”即将开赛,各地老区队伍闻讯而来,可以预见规模更大,影响更广。看到这样推进基层赛事的场景,怎能不期待县超的早日到来!

不仅山西红色老区在推动足球运动,高原上的德钦县也不甘示弱。在卡瓦格博峰脚下,首届“卡瓦格博杯”已经圆满落幕,新建的足球场和啧啧称赞的赛事活动让高原足球焕发了生机;而在足球热土新疆,不论大人小孩踢球的热情毋庸置疑,疏勒县的周末周赛模式以及巴楚县的男足女足赛事都热闹非凡。这些来自最基层的赛事和足球场景,是中国足球真正扎根的证明,每一场比赛都让人看到足球的未来。

从默默无闻到全面发力:基金会的10年布局

过去几年,职业联赛和国字号球队吸引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,很多人不了解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这股基层推动力,但它确实在默默改变中国足球的基本盘。自2021年全国社会足球赛事启动以来,从最初的293个县域签约赛事到今年的全国870个县域大规模开展,参赛人数从8万多激增至18万多人,比赛场次一路跃升到37000余场。这样的支撑让县域足球彻底活跃起来,各地的赛事不仅有球场和资金支持,更有明确的赛事规划。不得不说,这种“脚踏实地”的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加速补全了一个关键环节。

而基金会的“大招”不止于赛事举办,在支持基层足协成立、推进青训和公益项目的同时,县域足球还成功给中国职业联赛输送了不少人才。不信?看看去年的县域冠军泰州海陵队,队里好几名球员如今已经成为“苏超”赛场的骨干。如果说中超是金字塔顶端,那么县域足球绝对是金字塔最坚实的底座,没有这样的底座,中国足球又怎能期待未来更高的飞跃?

“村超”和县域赛事的协同发力也令人倍感振奋。今年5月,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又牵手“村超”签署战略协议,全国范围的乡村、县域足球队伍即将迎来更大的整合和发展。可以想象,一旦“村超”和“县超”形成体系化,全国范围内的基层力量将进一步壮大。这些默默扎根的努力,或许比职业联赛的星光更有意义——真正让足球成为一种全民运动,其中的热情绝不是靠炒作能带来的。

乡村与县域足球,打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

县域足球崛起,中国足球版图迎来热血逆袭!

回顾2015年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中提出的愿景,“遍及城乡”的足球竞赛模式如今正在逐步实现。基金会的10年扎根行动,正悄悄地让基层足球焕发活力,从青训到成年赛事,从乡村到县域,中国足球的金字塔结构正一步步变得更稳固。这些来自人民身边的赛事,不仅是草根足球的狂欢,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梦想,这才是真正的热血足球。在中国大地上,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足球路正在越走越远,也越走越宽。我们期待“县超”“村超”能进一步与职业联赛产生联动,真正从塔基到塔尖实现全面支撑,迎接中国足球的下一个黄金时代!